您好、欢迎访问本网站!

树劳动观念 强教育实践 ——信大劳动教育五部曲

2022年11月21日 张教和 点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以劳动育人、五育并举、培养全面人才为抓手,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指引,落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科劳动教育体系运行管理办法》文件精神,谱写劳动教育五部曲,推动五育落地生根、提质增效。

一、遵循教育规律,有序开设校园劳动实践课程

劳动教育纳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后,我校自2020级本科生开始修读“劳动教育”课程。校园劳动实践课程进入教务系统板块课,周一至周五下午第5678节开展劳动实践。劳动教育教学团队定期召开课程研讨会,进一步拓宽劳动区域,优化劳动实践基地。本学期为发挥学生劳动积极性,淬炼劳动技能,特增加了手工制作实践环节,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劳动实践的兴趣,丰富了校园劳动实践内容。

校园清洁劳动实践

手工制作

二、体现时代特征,稳步开展社会服务劳动实践

劳动教育课程中社会服务劳动实践是学生必修的环节,自2020级本科生开始,需完成4学时的志愿服务劳动。疫情期学校处于封闭状态下,学生的社会志愿服务主要为校内服务性劳动、公益性勤工助学等。全校学生全员积极参与到迎新、防疫、校园秩序管理、运动会、迎新晚会、公共区域卫生打扫、快递超市服务等活动中,既出力流汗体会快乐劳动,又服务他人享受奉献精神。据统计,共有2800人次响应劳动教育志愿服务实践号召参加迎新;1700人次参加校田径运动会志愿服务,另有学工处、保卫处每天的常设性劳动志愿服务安排。截至1115日,2020级社会志愿服务劳动实践学时完成率达97.14%2021级完成率为51.25%

迎新

防疫

运动会

整理车辆

三、凝练劳动文化,创意设计学校特色劳动项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把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为学校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以传统节日、传统文化习俗为着力点,将弘扬传承传统文化和劳动教育有机融合,打造“劳动体验传统文化习俗”劳动实践系列项目:春节元宵期间,写对联、剪窗纸、做灯笼、猜灯谜;三月三,清明节期间,学做扎风筝、放风筝;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团圆主题劳动技能大赛;重阳节社区关爱老人行;冬至学做包饺子等。通过一系列的劳动实践活动,在激发学生劳动兴趣,淬炼劳动技能,强化民族认同,唤醒文化自觉,传递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包粽子


包饺子

元宵灯笼

四、强化综合实施,开发建立专业劳动教育基地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劳动教育精神,落地我校劳动教育建设方案,各部门各学院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养成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培育劳动精神,锤炼劳动技能,树立服务意识,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感。

长望学院“学农”实践

龙山书院“校园劳动月”

应用气象学院践行耕读劳育

大气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练就预报内功,守护世间冷暖

教师教育学院“行知学堂”劳动教育

总务处“德馨讲堂”劳动教育

五、把握育人导向,持续推进劳动教育建设宣传

  我校劳动教育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厅关于劳动教育的精神,不断学习兄弟高校的成功建设经验,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规律,总给经验,完善方案,创建一条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特色的劳动教育建设之路。在此过程中,人文与艺术教育中心相继完成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劳动教育板块教育资源的征集工作;江苏省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情况调研;与大气与环境实验中心、应用气象学院、总务处完成2022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劳动教育优秀实践项目申报。我校劳动教育建设和活动被中国江苏网、江苏教育厅教育要闻中的高校动态栏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微信公众号多家媒体报道,在校内外产生了积极的正面影响。


联系我们

地址: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邮编:210044)

电话:86-25-58731101

E-mail:xb@nuist.edu.cn

NUIST备80178     Copyright © 202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文与艺术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