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网站!

阅江论坛第30期人文与艺术系列讲座成功举办

2023年04月22日 张曈 点击:[]

420日晚,人文与艺术教育中心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二楼剧场成功举办阅江论坛第30期人文与艺术系列讲座。本期讲座由张元杰副主任主持,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监事李晓岑教授主讲,题目为《世界上第一张纸是怎样造出来的?——中国造纸术的起源和发展》,有近500名学生聆听了讲座。



讲座伊始,李教授根据自己投身社会实践调研几十年,走访了数个少数民族聚落的经验,从制造工艺、程序差异、历史起源、技术迭代等几个方面分别介绍了抄纸法和浇纸法两种古老造纸技术。这两种造纸技术从古流传至今,为各民族的音律、宗教、文化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根据李教授的调查,两种造纸技术的地理分布很不相同。根据现有资料研究,浇纸法在我国西藏、云南、贵州,以及东南亚、南亚仍存在着。而抄纸法是地理分布范围最广的,也最为人们熟悉,它在东亚、中亚、东南亚、欧洲和非洲诸国都有分布,源头则在中国。

李教授还提到,蔡伦是中国造纸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位人物,他所改进的造纸术,实际上是抄纸法。而浇纸法作为非蔡伦系的造纸术,在傣族,纳西族,藏族和维吾尔族的造纸历史上同样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两种造纸技术至今仍被民间广为使用,这正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实物证例。

最后,李教授语重心长地讲到,抄纸法和浇纸法这两种起源于中国内地的技术,传播到了附近的东南亚其他国家甚至西方国家,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从造纸史我们还可以看到各民族文化的交相辉映,也是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实证。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对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有重要的作用,继承和弘扬这些民族文化是今天全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联系我们

地址: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邮编:210044)

电话:86-25-58731101

E-mail:xb@nuist.edu.cn

NUIST备80178     Copyright © 202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文与艺术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