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进一步推进通识课程教学改革,通过通识教育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拓展学生视野,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现将举办“通识图书荐读月”系列活动。
一、活动主题
书香南信·经典同行
二、活动时间
2023年4月23日-6月20日
三、活动对象
全体在校学生
四、活动内容
鼓励学生走进图书馆“通识荐读空间”(图书馆113室),阅读通识经典书籍,结合所修读的通识课程撰写课程论文,以通识课程论文比赛、人文与艺术系列讲座、通识图书荐读等活动,激发学生热情,促建学习交流平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五、活动要求
(一)通识课程论文比赛
1.思想内容健康,观点明确,清晰的论证思路,充分的征引(文献、数据等)材料;文笔流畅,逻辑严密,结论明确;体现通识课程的能力诉求:反思能力、学科视野、贯通能力、学术表述能力等;能够体现对重要议题的分析和论证,对关键文本义理的解释和阐发。论文须为原创,正文字数一般在5000字以内,使用中文写作。课程论文应包括论文题目、正文、参考文献三个部分。如有引文,须注明出处。文章按word格式A4纸(“页面设置”按word默认值)编排,提交电子版。字体:宋体;字号:小四号;字符间距:标准;行距:20磅。
2.报名截止时间为6月20日,论文电子文档发送至邮箱rwys@nuist.edu.cn,论文结尾处标注作者相关信息,包括修读通识课程名称、任课教师指导意见、学生姓名、学院、班级、联系方式。
3.比赛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及优秀指导教师奖,并为获奖者颁发证书及奖品。
(二)人文与艺术系列讲座
邀请海内外名家走入校园、走进课堂,与广大师生分享普及科技、文化、艺术、教育等各个领域相关知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美育普及教育。
讲座主题:“《民谣》与《日常的弦歌》:乡村少年和大学教授的双重奏”三人谈
讲座时间:4月23日上午9:30
讲座地点:图书馆7楼报告厅
特邀嘉宾:王 尧(作家、评论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长江学者教授);傅元峰(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新诗研究所教、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当代小说、诗歌研究);袁 楠(译林出版社总编辑)
主办单位:图书馆、文学院、人文与艺术教育中心
(三)通识图书荐读活动
人文与艺术教育中心为学生遴选出一批通识经典书目,从学校馆藏图书中甄选出通识教育相关经典著作,在图书馆设立“通识荐读空间”(图书馆113室),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呼吁广大学生“与经典为友,打好人生底色;与好书为伴,塑造美好心灵。”
人文与艺术教育中心
2023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