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了解当代农村农业现状,如何助力乡村振兴,6月4日上午9时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文与艺术教育中心张元杰副主任(挂职)带领我校劳动教育小组学生深入江苏仪征市大仪镇,开展“劳动月”乡村振兴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为了解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仪征市的现代农业和现代乡村农业产业体系,劳动教育小组前往大仪镇泗涧村。李高生书记介绍了新型集体经济模式的探索实践过程,并带领学生参观东林苗木种植基地,同学们认真学习苗木种植培育的基本技术,并在工人的指导下,学习并制作培土,亲身体验出力流汗的劳动过程,享受劳动的快乐。

在参观学习新型农业后,劳动实践小组随后继续参观盛棠村古扬石雕,作为扬州市知名乡镇企业,不仅有着规模宏大的民间石雕艺术馆,同时也是扬州乃至全国著名的石雕砖雕生产基地。同学们兴致盎然,认真学习了解石雕基本制作工艺,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和魅力,感受石雕艺人每天忍受大量灰尘的劳动艰辛以及踏实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随着农耕时代的结束,一些与现代生活并不密切的的老手艺、老工匠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坚持创新,如何固守工匠精神,这是劳动小组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必须直面的的现实问题。

上午10点半,盛棠村张书记带领学生参观了村党群服务中心,并开展“激活人才引擎, 赋能乡村振兴”座谈会。张书记介绍了盛棠村一站式党群服务中心的具体功能,展现了新时代新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服务能力。随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0级优秀毕业生、选调生钱贵明学长向学弟学妹介绍了学习、求职和工作经历,表示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和源头活水。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各类人才来书写,并鼓励学弟学妹,为乡村振兴注入“活水”,助力乡村振兴。座谈会结束后,张书记和张元杰副主任进行了盛唐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挂牌仪式,该村将作为我校本科生农耕体验和劳动教育社会服务实践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中午12点,大仪镇党委副书记罗灿在镇政府组织了主题为“大学生与乡村振兴”的座谈会,深入分析了大仪镇作为个体但展现了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农村农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原因。最后寄语我校学生充分发挥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和品质,深入基层,扎根农村,用知识助力乡村振兴。通过此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同学们了解了当代农村的现状以及发展方向,明白乡村振兴的光荣成就背后蕴含的艰辛和努力,也懂得了劳动教育对大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