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与《江 苏省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 年)》(苏教高(2025)1号),深化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人工智能与课程、教材、师资、实践等教育核心要素深度融合,全面提升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质量,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依据《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专项课题管理办法》(2023年修订),结合2025年度工作计划,决定联合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江苏省计算机学会、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共同组织开展2025年江苏省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立项宗旨
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立足我省高校教育教学实际,引导高校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立足培养学生数据思维、计算思维和智能思维,提升高校教师数智素养,促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发展,培育一批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实践优秀成果,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探索形成江苏高等教育人工智能通识高质量建设的新篇章。
二、立项范围
课题围绕本科和高职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改革开展研究,研究方向主要聚焦理念思路、体系构建、实施路径、教学方法、教材资源平台建设和评价机制等。申报人可根据课题指南(详见附件1)结合具体研究目标和内容拟定课题研究题目,也可根据自身研究基础在指南外自选方向。
三、立项管理
(一)立项种类。专项课题分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申请者可根据课题研究重要程度、内容复杂程度等因素,自行确定申请项目类别。
(二)立项数量及资助标准。课题拟立项重点课题10项,每项资助8000 元;一般课题30项,每项资助3000元;一般课题(经费自筹)项目若干。
(三)经费划拨。课题研究资助经费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委托南京中创书局有限公司提供并汇入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账户,重点课题按照项目进展分两次汇入(立项公布后汇款立项金额的 50%,结题验收后汇款剩余的50%),一般课题一次性汇入。鼓励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对立项课题给予不低于 1:1 的配套经费支持,对于院校给予配套经费支持的课题,遴选评审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立项。
四、申报条件
(一)限额申报。我校可推荐2项。
(二)申报要求。课题主持人应具备以下条件:各高校从事相关课程教育研究人员或一线教师;真正承担和负责课题实施;课题主持人不超过2人。每位课题主持人只能申报1项课题。课题主持人(含第二主持人)凡在学会已有立项的在研、但未结题的课题(省教改课题、专项课题、规划课题等),不得申报此次课题。对于重点课题,
鼓励多校联合申报项目,多校联合申报时须有明确的牵头单位。
五、材料报送
请各学院按照申报条件,确定推荐项目,不超过2项,并于2025年9月4日前提交以下材料:2025年江苏省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专项课题申报书(见附件2)和相关佐证材料合并装订成一册(电子word版和pdf学院签字盖章版、纸质稿学院签字盖章版一式1份)。纸质稿需交至大学生活动中心202办公室,电子版发送至人文与艺术教育中心邮箱(ryzx-jw@nuist.edu.cn)。后续学校将组织专家遴选,确定上报项目,并完成正式上报。
未尽事宜详见《关于做好2025年江苏省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专项课题立项建设申报工作的通知》(见附件3)。
联系人:郝老师,联系电话:58235406。
人文与艺术教育中心
2025年7月4日